核心提示:很多朋友都想知道知母 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知母 在中醫學是如何用藥的,知母在醫學中主要用于傷酒煩熱口渴、頭痛頭暈、脘腹脹滿等疾病,以下搜藥網小編給大家詳細講解知母 的功效作用吧,希望大家能學到點中藥跟中醫相關知識
藥名:知母
功效分類:清熱藥、滲濕利尿藥
性味:味苦、性寒
歸經:肺經、胃經、腎經
功效:清熱瀉火、生津潤燥
主治:外感熱病、高熱煩渴、肺熱燥咳、骨蒸潮熱、內熱消渴、腸燥便秘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2g,或入丸、散。清熱瀉火,滋陰潤燥宜生用;入腎降火滋陰宜鹽水炒。
藥材基源:知母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莖。
1.知母治久嗽氣急:用知母五錢(去毛切片,隔紙炒過)、杏仁五錢(姜水泡,去皮尖,焙過),同煎服。另以蘿卜子、杏仁,等分為末,加米糊做成丸子。每服五十丸,姜湯送下,以絕病根。
2.知母治肺勞實熱,面目苦腫,咳嗽喘急,煩熱頰赤,骨節多痛,乍寒乍熱:知母、貝母(去心膜)、杏仁(去皮尖,炒)、甜葶藶(略炒)、半夏(湯泡七次)、秦艽(去蘆)、橘紅各一兩,甘草(炙)半兩。上細切,每服四錢,水-盞半,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濟生方》二母湯)
3.知母治嗽血,喘,淋,口病,尿血,呢逆,盜汗,遺精,痹痿,瘛蓯。《本草求原》
4.知母主治心煩躁悶,骨熱勞往來,生產后蓐勞,腎氣勞,憎寒虛損,患人虛而口干,加而用之。《藥性論》
5.知母安胎,止子煩,辟射工溪毒。知母之辛苦寒涼,下則潤腎燥而滋陰,上則清肺金而瀉火,乃二經氣分藥也。《本草綱目》
6.知母瀉無根之腎火,療有汗之骨蒸,止虛勞之熱,滋化源之陰。《用藥法象》
7.知母用于腸燥便秘,常與生首烏、當歸、麻仁同用,又有潤腸通便之效。
6、知母治氣虛勞傷,面黃肌瘦,氣怯神離,動作倦怠,上半日咳嗽煩熱,下午身涼氣爽,脈數有熱者:知母三錢,黃柏三錢,人參二錢,麥冬五錢,廣皮一錢,甘草五分。水煎服。(《癥因脈治》知柏參冬飲)
7、知母涼心去熱,治陽明火熱,瀉膀胱腎經火,熱厥頭痛,下痢腰痛,喉中腥臭。(張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