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柴桂是一種傳統中藥材,具有多種功效和作用。主要用于治療感冒、風寒、關節炎等疾病。由柴桂和多種藥材制成的柴桂顆粒對于患者風寒外感后,體內風寒入里需化熱卻表散不出時,柴桂顆粒具有較好功效,以下搜藥網小編給大家講解下柴桂的功效,以及柴桂能治療什么疾病吧
柴桂顆粒用于治療外感時以風寒為主,該藥物中主要成分為柴胡、桂枝,配合葛根、浮萍、蟬翼等清熱類藥材,屬于辛涼解表藥物,具有促進發散和透疹作用。對于患者風寒外感后,體內風寒入里需化熱卻表散不出時,柴桂顆粒具有較好功效。中醫認為桂枝下咽,陽盛則斃。由此可知桂枝性溫熱,當患者風熱外感時實邪為熱證,屬于陽盛,故而柴桂顆粒不適用于風熱外感。
1. 治療感冒:柴桂可以溫陽解表,促進汗出,緩解感冒癥狀,如發熱、頭痛、咳嗽、流鼻涕等。
2. 緩解風寒癥狀:柴桂可以驅風散寒,緩解風寒癥狀,如寒性疼痛、關節炎等。
3. 改善血液循環:柴桂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心腦血管疾病,如高血壓、中風等。
4. 調節免疫系統:柴桂可以調節免疫系統,提高機體免疫力,預防感染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柴桂具有溫熱性質,不適宜長期大劑量使用,對于孕婦、小兒和體質虛弱者應慎用。在使用柴桂時,應根據個人體質和病情合理使用,并遵醫囑。
【藥名】柴桂
【別名】臭馬桂、三條筋、桂皮香
【來源】樟科樟屬植物川桂Cinnamomum wilsonii Gamble,以樹皮入藥。立春至處暑期均可采剝,以夏初最宜。
【制法】選樹干徑達15厘米以上的桂樹(過嫩則質量差,不宜砍伐),將樹干鋸成50厘米長的短節,剝下樹皮(切勿折破),置于室內以青草覆蓋“發汗”,至發熱時取出,再按樹皮的厚薄大小,縱切成寬約10~15厘米的條塊,曬干即成。
【性味歸經】辛、甘,大熱。有小毒。
【功能主治】散風寒,止嘔吐,除濕痹,通經脈。用于嘔吐,噎膈,胸悶腹痛,筋骨疼痛,腰膝冷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1~2錢。
【備注】(1)同屬植物三條筋樹Cinnamomum tamala Nees et Eberm.的樹皮在西南地區也稱柴桂。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