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很多朋友都想知道中醫養生如何祛風,如何驅寒,如何祛熱,中醫養生有哪些分類?,中醫養生注意哪些要點,以下搜藥網小編給大家一一講解下,希望對大家健康有幫助
“邪實”分為風、熱、瘀、寒、水五小類,“正虛”也分為五小類:陰、陽、氣、血、津液。
中藥包括兩大類,一大類是用于“祛邪”,即對病邪(具體指上節所說的“風、熱、濕、燥、寒”六邪)進行驅逐。——中醫上對這類疾病稱為“邪實”。
祛風藥:能讓“風”型的疾病發散。
生姜(偏熱);薄荷(偏寒);菊花--這是生活中最常見的。你可能沒想到吧,吃個薄荷糖、喝碗菊花茶,都能夠達到“發散”病邪的作用。
祛熱藥(寒涼藥):能夠驅除“熱性疾病”。
大家都會記得,在非典期間,為了防止發燒癥狀的非典,一時間,板蘭根成為藥店里最強手的藥物,那只很長時間脫銷,那時候,要送禮,一大袋板蘭根是最為貴重而有情誼的禮品。--非典的癥狀是發燒,而板蘭根的特點是“寒型藥”,能有驅散熱疾之效。
黃連,是大家最熟悉的中藥,“良藥苦口利于病”,說的就是黃連。
祛濕藥:能夠瀉利祛濕、化瘀活血、理氣化滯(注意:“濕”的概念很廣,包括痰、瘀、滯等)。
冬瓜皮,也是中藥,如果小便不通,冬瓜皮煮湯就能很快通暢水道。而巴豆,是大家在電影中常看到的,古人捉弄人和喜歡讓對方誤食巴豆,這樣就會讓人大瀉不止。
月季花,也是中藥;桃仁,也是中藥。你可以想象:武俠小說中,桃花島上的黃藥師,能用月季花、桃仁制造化瘀活血的妙藥,避免武打爭斗中的淤血之疾。
祛燥藥:能夠驅除“燥性疾病”。
杏仁能夠潤燥,秋天常喝杏仁茶,能夠起到潤燥通肺的作用(秋天屬金、肺)。
蜂蜜也是中藥,如果老年人大便干燥不暢,蜂蜜具有潤華、宣泄的功效,喝點蜂蜜,很開能夠通瀉腸道,暢通大便。
祛寒藥(溫熱藥):能夠驅散“寒型疾病”。
花椒、胡椒,都能讓人吃得滿頭大汗(陳佩斯在春節晚會小品中就演過一個喜歡猛撒胡椒粉、吃面條大汗淋漓的人)。花椒、胡椒就是典型的熱型中藥。
這樣,我們對中藥有了簡單而直觀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