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搜藥網!
收斂固澀藥多系酸澀味,用治滑脫證(多汗、久咳、久瀉、遺精、崩漏、帶下等),即“澀以固脫”之意。
1.五味子配五倍子
五味子以酸為主,五倍子以澀為主,兩藥皆效佳面廣之收斂藥,合用則功力倍增,尤對久咳、久瀉為宜,古方如玉關丸。
2.麻黃根配牡蠣
麻黃根功專收斂止汗,牡蠣為止汗、澀精之要藥。兩者合用,仍以止汗為優,故牡蠣散中用之。
3.赤石脂配禹余糧
赤石脂甘酸性溫,禹余糧甘咸性寒。二藥均質重而澀,斂脫止瀉。合用可澀腸止瀉。用治久瀉、久痢不止,大腸虛寒滑脫不禁,赤白帶下,大便下血等。
4.金櫻子配芡實
金櫻子補腎益氣,澀精固腸;熒實子甘平固澀,偏于固腎澀精。合用則可強腎固澀。主治腎虛不藏,精關不固之遺精。
5.桑螵蛸配烏賊骨
桑螵蛸補腎而固精;烏賊骨又名海螵蛸,功專收斂。二螵蛸同用則固精止帶,止血縮尿,用治遺精早泄,帶下,崩漏,多尿,夜尿,小兒遺尿等。
6.益智仁配烏藥
益智仁人脾經而功專收斂,烏藥入腎經而散寒,合用于脾腎陽虛,膀胱冷氣所致之遺尿,小便頻數或余瀝,古方如縮泉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