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很多朋友都想知道香附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香附在中醫學是如何用藥的,香附主要用于肝郁氣滯,胸、脅、脘腹脹痛,消化不良,月經不調等疾病,以下搜藥網小編給大家詳細講解香附的功效作用吧,希望大家能學到點中藥跟中醫相關知識
藥名:香附
別名:香頭草、莎草根、香附子、回頭青、雀頭香、雷公頭、香附米、三棱草根、苦羌頭。
性味:辛微苦甘,平。
歸經:入肺經、肝經、脾經、胃經。
功效:理氣解郁,調經止痛。
主治:用于肝郁氣滯,胸、脅、脘腹脹痛,消化不良,月經不調,經閉痛經,寒疝腹痛,乳房脹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撒,調敷。
藥材基源:香附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莖。
1.香附子,必用童便浸,凡血氣藥必用之,引至氣分而生血,此陽生陰長之義也。《本草衍義補遺》
2.香附治小便尿血:香附子、新地榆等分。各煎湯。先服香附湯三、五呷,后服地榆湯至盡,未效再服。(《全生指迷方》)
3.香附治心氣痛、腹痛、少腹痛、血氣痛不可忍者:香附子二兩,蘄艾葉半兩。以醋湯同煮熟,去艾,炒為末,米醋糊為丸梧子大。每白湯服五十丸。(《瀕湖集簡方》)
4.香附治崩漏。《湯液本草》
5.香附子,益血中之氣藥也。方中用治崩漏,是益氣而止血也。又能化去凝血,是推陳也。與巴豆同治泄瀉不止,又能治大便不通。《湯液本草》
6.香附子亦入印香中,亦能走氣,今人多用。雖生于莎草根,然根上或有或無,有薄皸,皮紫黑色,非多毛也,刮去皮則色白,若便以根為之,則誤矣。《本草衍義》
7.香附治乳癰,一切癰腫:香附(細末)一兩,麝香二分。上二昧研勻,以蒲公英二兩,煎酒去渣,以酒調藥。熱敷患處。(《醫學心悟》香附餅)
8.香附治跌打損傷:炒香附四錢,姜黃六錢。共研細末。每日服三次,每次服一錢。孕婦忌服。(徐州《單方驗方新醫療法選編》)
9.香附治偏正頭痛:川芎二兩,香附子(炒)四兩。上為末。以茶調服,得臘茶清尤好。(《澹寮方》)
10.香附治吐血:童便調香附末或白及末服之。(《丹溪治法心要》)
11.香附治頹疝脹痛及小腸氣:香附末二錢,海藻一錢。煎酒空心調下,并食海藻。(《瀕湖集簡方》)
12.香附治肛門脫出:香附子、荊芥穗等分。為末。每用三匙,水一大碗,煎十數沸,淋。(《三因方》香荊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