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九月丁香_国产免费一级精品视频_久久综合免费_色屁屁www影院入口免费观看

歡迎您來到搜藥網
找藥材
找藥材
中成藥
找資訊
找醫院
當前位置:首頁 > 中藥資訊 > 中藥泡制
中藥禁忌 中藥養生 藥理分析 中藥種植 中藥偏方 中藥泡酒 中藥泡制 行業新聞 中藥鑒定 藥膳食療

金銀花炮制方法與標準

時間:2021-09-17 16:21:50 作者:
【藥材來源】金銀花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 Port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初開的花。夏初開花前采收,干燥。【古代炮制方法】宋代有酒制(《瘡瘍》)。明代沿用酒制法。清代有焙黃(《良朋》)、炒(《醫案》)、炒黑(《條辨》)等法。【現代炮制方法】1、金銀花:取原藥材

藥材來源】金銀花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 Port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初開的花。夏初開花前采收,干燥。

古代炮制方法】宋代有酒制(《瘡瘍》)。明代沿用酒制法。清代有焙黃(《良朋》)、炒(《醫案》)、炒黑(《條辨》)等法。

現代炮制方法

1、金銀花: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篩去灰屑。

2、金銀花炭:取凈金銀花,置炒制容器內,用中火加熱,炒至表面焦褐色,噴淋少許清水,滅盡火星,取出晾干,涼透。

飲片性狀】金銀花為棒狀而略彎曲,上粗下細,黃白色或綠白色,氣清香,味淡微苦。金銀花炭表面焦褐色。

質量標準】金銀花含綠原酸不得少于1.5%,含木犀草苷不得少于0.050%;含總灰分不得過10.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過3.0%。

炮制目的】金銀花味甘,性寒。歸肺經、心經、胃經。具清熱解毒、涼散風熱的功效。

生金銀花常用于外感風熱,溫病發熱,肺熱咳嗽,喉痹,疔瘡癰腫諸毒,熱毒下痢等。炒炭后寒性減弱,并具澀性,有止血作用,多用于血痢,崩漏,亦可用于吐血、衄血。

應用選擇

1、生用

(1)外感風熱及溫病初起:常與連翹、荊芥、牛蒡子等同用,能疏散風熱,清熱解毒,可治風熱感冒或溫病邪在衛分,頭痛微惡風寒,有汗或無汗,口渴咽痛,或伴咳嗽痰黃等癥,如銀翹散(《條辨》);若與石膏、知母等同用,能瀉火解毒,可治溫熱病,熱人氣分,熱毒火盛,壯熱口渴,汗出不解者;若配伍丹皮、生地等,能清熱解毒,涼血護陰,可治溫熱病熱入營血而致的高熱不退,斑疹隱隱,舌絳少津等癥。

(2)暑熱證:可單用本品制成銀花露內服或配滑石、生甘草、綠豆等煎服,能清熱解暑,可用于夏季外感暑熱而致的發熱口渴等癥。

(3)癰腫疔毒:常與蒲公英、野菊花、紫花地丁等同用,能加強清熱解毒作用,可治熱毒壅滯之癰腫疔毒,紅腫熱痛,或化膿潰爛等癥。

(4)腸癰:常與當歸、地榆、苡仁、黃芩等同用。能清熱解毒,活血消癰,可治瘀熱蘊結腸道而生癰,右少腹痛,手不可按,右足屈而不伸等,如清腸飲(《辨證錄》)。

2、制用(炭藥)

(1)熱毒瀉痢:可用本品濃煎頻服,或與黃連、白頭翁、赤芍等同用,能清熱解毒,涼血止痢,可用于濕熱內蘊大腸,下痢赤白,腹痛,里急后重,尤適用于熱盛傷及血絡之血痢,壯熱口渴,煩躁不安等。

(2)噤口痢:常與山楂炭、青蒿、酒黃連等同用,能清熱解毒,消食止痢,可用于噤口痢疾,飲食即吐,不食亦嘔者,如銀楂芩連湯(《溫熱經解》)。

現代研究】金銀花中含有揮發油、黃酮類、三萜類、有機酸、醇類、微量元素等類化學成分。其中揮發性成分的種類較多,主要有芳樟醇、雙花醇、棕櫚酸、二氫香葦醇、二十四碳酸甲酯、十八碳二烯酸乙酯、棕櫚酸乙酯等。其中鮮品以芳樟醇為主,含量高達14%以上。芳樟醇具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此外,綠原酸和異綠原酸也是金銀花抗菌的有效成分。三萜皂苷具有一定的保肝作用。同時,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金銀花還具有解熱抗炎、止血等藥理作用。

應用TLC及CS-930掃描儀對金銀花采收后經自然干燥、烘干、氮氣熏干所得不同加工品中成分進行定性分析,并測定了主要有效成分綠原酸的含量,結果表明雖加工方法不同,但樣品內在質量及綠原酸含量基本相同,可以氮氣熏干金銀花提高其外觀質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對不同加工方法牛產的金銀花中綠原酸和揮發油成分進行含量測定比較,認為烘干法生產的加工品不僅外觀質量好,而且綠原酸含量亦高。還對采摘后的金銀花經曬干、陰干和蒸曬制得的不同加工品進行了綠原酸含量比較,結果陰干法綠原酸含量最高,和其他方法比較都有極顯著的差異;曬干法綠原酸含量最低。

以綠原酸、鞣質、無機元素、總糖、可溶性糖為指標,對金銀花生品與不同溫度和時間烘制的炮制品進行了測定比較。結果表明,鞣質含量以200℃烘10~15分鐘或220℃烘制10分鐘為高;烘制品與生品比較,鈣、鐵、鎂離子煎出量增高,鋅、鈉離子煎出量降低;綠原酸、總糖、可溶性糖含量均隨溫度的增高和時間延長而降低。對金銀花生品和炭品中的綠原酸及鞣質含量進行測定比較,結果顯示,金銀花炭中綠原酸含量僅為生品的1/10,鞣質含量為生品的1/2。

據報道,用金銀花生品、不同溫度和時間的烘制品煎劑給小白鼠灌胃,觀察其凝血時間,并與生理鹽水組比較。結果以200℃烘制15分鐘或10分鐘所得樣品的水煎液作用最明顯。另有研究者以金銀花炭的吸附力作為金銀花炒炭存性的質控依據進行實驗研究,結果表明200℃烘制15分鐘的樣品吸附力最強,其次是200℃烘制10分鐘,與上述有關金銀花凝血時間的報道結果一致。其結果可能是因為生品、輕炭因炭化量不足,生成的炭量較少,故吸附量亦小,而重炭則炭化程度太過,表面灰化程度增大,導致孔隙不暢,故吸附力反而減小。藥材炒炭后有一定的吸附力而具有收斂、止血的作用,用色素吸附法來控制金銀花炭的質量具有簡便、準確、快速等優點。此外,體外抑菌實驗表明,金銀花經加熱炮制后,雖綠原酸含量有所下降,但其抑菌作用未見相應減弱,相反對痢疾桿菌、變形桿菌的抑制作用還有所增強,證明綠原酸并非金銀花唯一抑菌成分。實驗表明,金銀花制炭后綠原酸含量下降,其抗炎作用較生品為弱。鞣質含量雖僅為生品的1/2,但其止血作用卻明顯優于生品,提示鞣質并非金銀花炭止血的唯一成分。

1、近代炮制方法還有酒制、焙制、炒制、制露等。

2、文獻摘錄“善于化毒……或用酒煮服,或搗汁攙酒頓飲,或研爛拌酒厚敷(《本草正》)。“金銀花,主滿脹下痢,消癰散毒,補虛療風,世人但知其消毒之功,味其脹利風虛之用,余于諸癥中用之,屢屢見效”(《本草通玄》)。“金銀花有廣譜抗菌作用,對艾滋病合并感染,包括呼吸道、胃腸道及皮膚感染均有一定效果,且無耐藥及出現副反應的缺點,如與黃連、黃芩、黃柏等清熱解毒之品伍用,效果更佳。特別是艾滋病皮膚感染、糜爛,以金銀花浸出液涂洗可殺菌去污,促使創面早期愈合(《艾滋病的中醫防治》)。”

總結】金銀花從梁代開始采用酒制的方法。近年來各地的炮制規范及《全國中藥炮制規范》收載的大多是生品和制炭品二種飲片規格。《中國藥典》2010年版只收載了生金銀花。

目前多認為綠原酸是金銀花中主要的抗菌消炎有效成分。而綠原酸為具有鄰位酚羥基的化合物,很易氧化,使顏色改變,直接影響金銀花的外觀質量和臨床藥效。為此,金銀花采收后,都要采用一定的加工方法進行處理,抑制花蕾中酶的活性,阻止綠原酸的繼續代謝,保證金銀花的質量。但現代全國各地對金銀花的加工方法很不統一,如有認為將鮮花蕾薄薄攤于屋內通風處陰干較好;亦有認為用氮氣熏法可代替風干或烘干法等。這些加工方法的選擇皆以綠原酸為成分指標,金銀花中除含綠原酸外,尚含異綠原酸、木犀草素、肌醇和揮發性成分等。因此在確定金銀花的加工方法時,可否根據金銀花所含的成分,結合臨床藥效來制定質控指標,值得研究。

實驗表明,金銀花制炭后鞣質較生品增高,故止血效果增強。但亦有報道,金銀花炭中鞣質含量較生品顯著減少,而止血作用卻明顯增強,故認為鞣質不是金銀花炭止血的唯一成分。對金銀花炒炭后增強止血作用的原理,需進一步研究。

金銀花的抗菌消炎作用,雖已被中醫臨床實踐證明,但對其作用機理并未搞清。體外抑菌實驗表明,金銀花經加熱烘制后綠原酸的含量下降,但其抑菌作用未見相應減弱,相反對痢疾桿菌和變形桿菌的抑制作用還有增強,說明綠原酸并非其唯一的抑菌成分。另外,綠原酸的抗菌作用是經體外實驗證明的,在體內卻能被蛋白質滅活而喪失抗菌作用,推測金銀花的抗菌效能并非是通過直接抑菌實現的,可能是通過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等途徑而起作用。

金銀花除含綠原酸外,尚含多種成分,根據中醫用藥的特點,金銀花的藥效實為諸成分的綜合作用。因此,炮制研究時不能忽視這些成分的變化及對藥理作用的影響。


相關文章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