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很多朋友都想知道薏苡仁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薏苡仁在中醫學是如何用藥的,薏苡仁主要用于水腫、腳氣、小便淋瀝、濕溫病、泄瀉帶下等疾病,以下搜藥網小編給大家詳細講解薏苡仁的功效作用吧,希望大家能學到點中藥跟中醫相關知識
藥名:薏苡仁
功效類別:利水藥。
性味:甘、淡,涼。
歸經:歸脾經、胃經、肺經
功效:健脾滲濕,除痹止瀉。
主治:水腫、腳氣、小便淋瀝、濕溫病、泄瀉帶下、風濕痹痛、筋脈拘攣、肺癰、腸癰、扁平疣。
用法用量:煎服,9~30g。清熱利濕宜生用,健脾止瀉宜炒用。薏苡仁力緩,宜多服久服。
1.《綱目》薏苡仁酒 記載:薏苡仁去風濕,強筋骨,健脾胃:薏苡仁粉,同曲米釀酒,或袋盛煮酒飲之。
2.《千金方》記載:薏苡仁治腸癰:薏苡仁一升,牡丹皮、桃仁各三兩,瓜瓣人二升。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再服。
3.《獨行方》記載:薏苡仁治水腫喘急:郁李仁二兩。研,以水濾汁,煮薏苡仁飯,日二食之。
4.《綱目》記載:薏苡仁治消渴飲水:薏苡仁煮粥飲,并煮粥食之。
5.《金匱要略》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記載:薏苡仁治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名風濕,此病傷于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麻黃(去節)半兩(湯泡),甘草一兩(炙),薏苡仁半兩,杏仁十個(去皮、尖,炒)。上銼麻豆大,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煮八分,去滓溫服,有微汗避風。
6.《范汪方》記載:薏苡仁治肺癰咳唾,心胸甲錯者:以淳苦酒煮薏苡仁令濃,微溫頓服之。肺若有血,當吐出愈。
7.《廣濟方》記載:薏苡仁治風濕痹氣,肢體痿痹,腰脊酸疼:薏苡仁一斤,真桑寄生、當歸身、川續斷、蒼水(米泔水浸炒)各四兩。分作十六劑,水煎服。
8.《梅師集驗方》記載:薏苡仁治肺痿唾膿血:薏苡仁十兩。杵碎,以水三升,煎一升,入酒少許服之。
9.《金匱要略》薏苡附子敗醬散 記載:薏苡仁治腸癰,其身甲錯,腹皮急,按之濡如腫狀,腹無積聚,身無熱,脈數,此為腸內有癰膿: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敗醬五分。上三味,杵為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減半,頓服,小便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