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很多朋友都想知道降香能治療什么疾病?降香的功效作用是什么?以下搜藥網小編給大家 講解下降香的功效作用以及降香能治療什么疾病吧。 降香具有活血散瘀,止血定痛,降氣,辟穢。主胸脅疼痛,跌打損傷,創傷出血,以及寒疝疼痛或穢濁內阻之嘔吐腹痛的等功效。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1.用于跌打損傷瘀腫作痛,或體內外出血等證,可單用研末外敷,或與乳香、沒藥、三七等活血理氣藥同用。
2.用于冠心病心絞痛,常與川芎、丹參、紅花、赤芍、薤白等藥同用。
3.配蒲公英:蒲公英苦散滯氣,甘以解毒,寒能清熱,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之功,二者相伍,一先于活血散瘀,一先于清熱解毒,相須為用,治療癰疽瘡腫。
4.配當歸: 當歸補血活血,行氣止痛,二藥合用,活血行氣功效相加,用于跌打損傷,瘀血作痛。
5.配三七:三七甘緩溫通,苦降下泄,有散瘀止血、消腫定痛之功,二藥相合,用于咯血、吐血、外傷出血、跌打瘀痛、癰疽腫痛。
6.配威靈仙:威靈仙有祛風濕、通經絡之功,二藥相伍,皆可祛風通絡,用于風寒濕痹、腰腿疼痛。
7.配丹參:丹參苦能降泄,微寒清熱,多有活血化瘀、涼血消腫之功。二藥合用,化瘀力勝,丹參有清熱之效,降香更有降氣之能,故用于胸痹心痛、脅肋刺痛、癰疽瘡腫。
8.配郁金:既入血分,行血中之氣,破瘀止痛,又能疏肝解郁,行氣止痛,二藥合用,治療氣滯血瘀、胸脅刺痛。
9.配藿香:降香芳香辛散而不峻烈,微溫化濕而不燥熱;藿香散邪辟穢,理氣化濕,止嘔和中,醒脾開胃。二藥合用,治療暑夏寒濕,癥見發熱頭痛,胸脅滿悶,納呆泛惡,腹痛吐瀉,濕濁傷中者。
10.配乳香:乳香辛散苦降溫通,氣味芳香走竄,內能宣通臟腑,外能透達經絡,功善和血化瘀,有止痛、伸筋、消腫、生肌之功,二藥配伍,用于瘀血阻滯胸痹脅肋疼痛、癰疽瘡腫、跌打損傷等證。
【性味】 辛;溫;無毒
【歸經】 肝;脾;肺;心經
【功能主治】 活血散瘀,止血定痛,降氣,辟穢。主胸脅疼痛,跌打損傷,創傷出血,以及寒疝疼痛或穢濁內阻之嘔吐腹痛。
1、《本草經疏》:降真香,香中之清烈者也,故能辟一切惡氣。入藥以番舶來者,色較紅,香氣甜而不辣,用之入藥殊勝,色深紫者不良。上部傷,瘀血停積胸膈骨,按之痛或并脅肋痛,此吐血候也,急以此藥刮末,入藥煎服之良。治內傷或怒氣傷肝吐血,用此以代郁金神效。
2、《本經逢原》:降真香色赤,入血分而下降,故內服能行血破滯,外涂可止血定痛。又虛損吐紅,色瘀味不鮮者宜加用之,其功與花蕊石散不殊。 降香
降香
3、治金刃或打撲傷損 血出不止:降香香末、五倍子末、銅末(是削下鏡面上銅 于乳缽內研細)等分或隨間加減用之.上拌勻敷.(《百一選方》)
4、治外傷性吐血:紫降香3g 花蕊石3g 沒藥1.5g 乳香1.5g.共研極細末.每服0.3g 童便(新尿出者)或黃酒1杯送服.(《現代實用中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研末吞服1-2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敷。
【炮制】 水浸后,蒸至適度,鎊片或刨片,曬干。將根部挖出后,削去外皮,鋸成長約50cm的段,曬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