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很多朋友都想知道云木香能治療什么疾病,云木香的功效作用是什么?云木香能驅(qū)散腹中寒氣,行胃腸中的滯氣,可治中焦氣滯的脘腹脹痛、食欲不振等功效,以下搜藥網(wǎng)小編給大家講解下云木香能治療什么疾病?云木香的功效作用是什么吧,希望對大家健康有幫助
木香味辛,性溫。辛散溫通,能驅(qū)散腹中寒氣,行胃腸中的滯氣,可治中焦氣滯的脘腹脹痛、食欲不振和痢疾的里急后重等癥。因善于調(diào)氣,能治胸腹一切寒凝氣滯作痛,并治肝膽氣滯的黃疸、脅痛及疝氣痛。有行肝氣、理肺氣的功效。行氣滯宜生用,止瀉痢宜煨用。芳香不宜久煎。
云木香適用于濕熱或食積瀉痢,胃腸氣滯,脘腹疼痛,里急后重等癥。治濕熱瀉痢,與黃連同用。治食積瀉痢,與青皮、枳實(shí)、檳榔等同用。用治肝胃氣滯,胸腹脹痛,常與香附、陳皮、砂仁等同用。用治肝郁氣滯,濕熱交蒸所致的脅肋脹痛,甚則攻竄劇痛,口苦苔黃,甚或黃疸,常與舒肝理氣的柴胡、赤芍、川楝子及清熱利濕的茵陳、大黃、金錢草等同用。用治中虛氣滯,脾失運(yùn)化,胃失和降所致的脘腹?jié)M悶,嘔惡食少,消化不良等,常與砂仁、黨參、白術(shù)等同用。若食積不消,脘腹脹痛,還可與砂仁、枳實(shí)、白術(shù)同用,以健脾開胃,消食化滯。
1、云木香健脾消滯。可調(diào)胃腸滯氣。治療腹痛、腹瀉、里急后重,可配人參、白術(shù)、砂仁、半夏、附子、赤茯芩等同用。
2、云木香用于脾胃氣滯所致的脘腹脹痛、食少嘔吐,常配砂仁、陳皮同用。
3、云木香用于肝膽氣滯引起的脅痛,可配川楝、枳殼同用。
1、解痙及降壓作用。云木香生物堿部分對組織胺引起的豚鼠支氣管及小腸平滑肌的痙攣有明顯的解痙作用,對組織胺及腎上腺素引起的兔耳血管收縮則無拮抗,對骨骼肌(大鼠膈肌)也無作用。對貓、兔的血壓和呼吸作用很小。從云木香根油中分離出來的某些內(nèi)酯及去內(nèi)酯油亦有解除平滑肌痙攣、擴(kuò)張支氣管和降低血壓的作用,解痙作用屬向肌性,類似罌粟堿而較弱,作用最強(qiáng)的是去內(nèi)酯油及二氫脫氫木香內(nèi)酯。對組織胺及乙酰膽堿引起的豚鼠支氣管痙攣有不同程度的保護(hù)作用。可用于支氣管哮喘。降壓作用最強(qiáng)的是去內(nèi)酯油及12-Methoxy-dihydrocostu-nolide,主要是外周血管擴(kuò)張及心臟抑制所致。上述各種成分均無止咳作用,但有輕微利尿作用。
2、抗菌作用。云木香水煎劑在試管內(nèi)對副傷寒桿菌甲有輕微抑制作用,對痢疾桿菌、綠膿桿菌、葡萄球菌、鏈球菌等則無抑制作用。對某些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但對新型隱球菌則無明顯抑制。體外試驗(yàn)對陰道毛滴蟲亦有微弱的抑制作用。
以根入藥。有健胃消脹、調(diào)氣解郁、止痛安胎作用。能行氣化滯、疏肝、健胃,治一切氣痛、停食積聚、胸滿腹脹、嘔吐瀉痢等。木香的莖葉是飼料最好的添加劑。
菊科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云木香的干燥根。1935年,云南鶴慶商人張相臣從原產(chǎn)地印度獲得木香種子,寄給居住在云南的侄子栽于麗江魯?shù)椋笾鸩桨l(fā)展,銷售到廣州,稱"新木香"。因色澤棕黃,根條均勻,不枯心,味濃,油性足,被稱為國產(chǎn)真貨。1959年首次出口,被譽(yù)為"云木香"。原植物主根粗壯,圓柱形,花果期7-10月。適宜生長在氣候涼爽的地區(qū)。我國適宜區(qū)廣泛,以云南的迪慶州、昭通地區(qū)及麗江地區(qū)的寧蒗縣、怒江州的福貢縣最適宜發(fā)展生產(chǎn)。80年代末被列為國際瀕危保護(hù)物種。商品呈圓柱形或枯骨形,質(zhì)堅(jiān)硬,氣芳香濃烈,味苦。主治中寒氣滯、嘔吐泄瀉、里急后重。含多種芳香揮發(fā)油,具有行氣止痛、溫中和胃、解痙降壓和抗菌作用。
云木香又叫廣木香、青木香、木香,云木香為菊科云木香屬植物云木香的根。云木香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云木香生用專行氣滯,煨熟能實(shí)腸止瀉。主治胸脘脹痛、瀉痢后重、食積不消、不思飲食。陰虛、津虧、火旺者慎用云木香。
別名:廣木香、青木香、木香 云木香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味辛、苦,性溫;
歸經(jīng):歸脾、胃、肝、大腸經(jīng),芳香行散,可升可降。
功效:行氣止痛,健脾消食。
主治:胸脘脹痛、瀉痢后重、食積不消、不思飲食。
用量用法:3~9g,水煎服或入丸散。生用專行氣滯,煨熟能實(shí)腸止瀉。
來源:為菊科云木香屬植物云木香的根。
云木香能理氣疏肝,用于肝膽氣滯引起的脅痛;
云木香能行氣止痛,用于脾胃氣滯所致的脘腹脹痛、食少嘔吐;
云木香能健脾消滯,可調(diào)胃腸滯氣。治療腹痛、腹瀉、里急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