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很多朋友都想知道墓頭回能治療什么疾病,墓頭回的功效作用是什么?墓頭回能清熱燥濕,止血,止帶,截瘧。用于子宮糜爛,早期宮頸癌等功效,以下搜藥網小編給大家講解下墓頭回能治療什么疾病?墓頭回的功效作用是什么吧,希望對大家健康有幫助
墓頭回有收斂血管、減少出血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療各種出血證,例如咯血、衄血、崩漏、尿血等。墓頭回味苦、性涼,有清熱、燥濕的作用,不僅可以治療中暑、咽喉炎、上火、癤癰等疾病,還可以治療女性的帶下病,可作為宮頸炎、盆腔炎等婦科疾病的輔助治療。墓頭回歸肝經,還具有保護肝臟、防止肝細胞變性的作用,能夠預防以及治療肝臟疾病。
1.治瘧疾:異葉敗醬15―30g。水煎,于瘧疾發作前1小時服。(《秦嶺巴山天然藥物志》)
2.痛經:墓頭回15g,香附15g,延胡索15g,黃酒30g。水煎服。(《內蒙古中草藥》)
3.治胃癌:墓頭回、紅糖各30g,生姜3片,水煎服。(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常見病醫療手冊》)
4.治白血病:墓頭回15g,羊蹄根30g。水煎服,日1劑。(《全國抗癌藥物手冊》)
5.治尿血:尿路感染,反復不愈,伴尿頻、尿急,有時膿尿,可用墓頭回、忍冬藤各30克,石葦、土茯苓各15克,水煎服。一般連服1 個月而病愈。
6.治赤痢瘀滯:墓頭回30克,馬齒莧、金銀花各15克,甘草9克,水煎服。
7.治便下膿血:墓頭回15克,生地炭、地榆、槐角各9克,焦白術、防風各6克,水煎服,日1劑。
8.墓頭回用治于宮頸炎、盆腔炎、宮頸癌等婦科腫瘤。
9.治崩中,赤白帶下:用(墓頭回)一把,酒水各半盞,童尿半盞,新紅花一捻,煎七分,臥時溫服。日近者一服,久則三服。(《綱目》引《避水集驗方》)
10.治赤痢:墓頭回15g,馬齒莧30g。水煎服。(《山西中草藥》)
墓頭回,別名又叫做追風箭、腳汗草、銅班道、虎牙草、擺子草,為敗醬科敗醬屬植物異葉敗醬及糙葉敗醬(山敗醬),以根或全草入藥。秋季采根,去凈泥土,曬干。具有 清熱燥濕,止血,止帶,截瘧的功效
【性味】 《廣西中藥志》:"味辛,性溫。"
【歸經】 《廣西中藥志》:"入心、肝二經。"
【功能主治】 清熱燥濕,止血,止帶,截瘧。用于子宮糜爛,早期宮頸癌,白帶,崩漏,瘧疾。
①《本草原始》:"治傷寒,溫瘧。"
②《河南中藥手冊》:"洗腳,治腳痛。"
③《山西中藥志》:"斂肝燥濕,止血。治婦人髖疽,赤白帶下。"
④《廣西中藥志》:"祛瘀,消腫。治跌打。"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3錢。外用:煎水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