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一年中最為清爽的季節,也是為身體進補的好時機,但也是疾病高發時期,容易出現各種肺部的疾病,如咳嗽、哮喘、呼吸道疾病等,所以秋季時節我們要注意滋陰潤肺。那么,秋季我們應該怎樣養肺潤燥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初秋養脾,少吃“瓜”字輩
炎炎夏季,瓜類是人們最愛的消暑佳品。但西瓜、黃瓜、冬瓜、苦瓜等瓜字輩的食物都屬于寒涼食物,白露過后脾胃較為虛弱,若過食寒涼之物容易引發腹瀉。因此,到了秋季,不宜多吃“瓜”字輩蔬果。
2、應對秋老虎,多吃“豆”字輩
秋季燥令當行,適宜多吃既可潤燥又可化濕邪的豆類。常吃豆類,可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為秋冬進補奠定基礎。
3、養脾潤燥,多吃秋果
“白露打棗,秋分卸梨”。紅棗富含蛋白質、糖類、有機酸、維生素A、維生素C、多種微量鈣以及氨基酸等營養成份,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功效。這個時候吃梨,最為滋潤清火、祛秋燥。
4、初秋進補,鴨肉最佳
鴨肉具有“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的功效。尤其當年新鴨養到秋季,肉質壯嫩肥美,營養豐富,能及時補充人體必需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同時秋天燥邪重,吃些涼性的鴨肉,對于體內有熱、易上火的人而言,可起到祛火除燥的作用。
5、推薦一款藥膳靚湯——蓮藕綠豆煲水鴨
中醫認為,蓮藕味甘,生食性寒,熟食性溫,能健脾益胃、養心補脾、養血生肌。綠豆性味甘涼,歸心、胃經,功可清熱解毒、消暑利水。鴨肉性味甘平,微寒,功可滋陰補血、益氣利水消腫,入藥以老而白,白而骨烏者為佳。陳皮味辛苦,性溫,歸于脾肺二經,主要的功效是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材料】蓮藕500克、綠豆100克、水鴨半只、排骨200克、陳皮1/4個、紅棗5個、生姜3片。
【制作】
(1)蓮藕洗凈去皮,切成小塊。
(2)綠豆用清水浸泡片刻。
(3)紅棗洗凈去核。
(4)水鴨、排骨切塊,在沸水中焯一下,洗凈。
(5)所有主料、輔料一起放入湯煲中,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大火燒開。
(6)改小火煲1.5-2小時,調入食鹽即可飲用。
【注意】
(1)肉類原料焯水變色即可,此步驟可以去除血沫和減輕腥臊味。
(2)肉類煲湯要冷水下鍋,如用熱水,會造成蛋白質凝固。
(3)陳皮不宜多放,否則湯味會變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