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藥的抗感染作用是其清泄里熱功效的主要藥理學基礎,而抗病原體作用是抗感染的主要作用環節,同時還有解熱、抗炎、抗過敏、影響機體免疫功能、抗腫瘤等作用。清熱藥分類如下
1.清熱瀉火藥
主要清瀉濕熱郁火,主治外感熱病氣分高熱癥,以及肺熱、胃火、肝火、心火等臟腑火熱證等。
2.清熱燥濕藥
主清熱燥濕,兼以清熱瀉火、主治無論外感或內傷治濕熱火毒諸癥。
3.清熱涼血藥
多入心肝經,功主清熱涼血,兼以滋潤、活血,主治外感熱病熱入營血之神昏譫語,以及火熱內生之火熱妄行諸證。
4.清熱解毒藥
清熱解毒,主治外感或內生濕熱火毒諸證。
5.清虛熱藥
清虛熱、除疳熱,兼涼血。主治熱病后期之陰傷發熱、久病傷陰之骨蒸潮熱,以及小兒疳熱。
以清解里熱為主要作用的藥物。
清熱瀉火藥:石膏、寒水石、知母、梔子、蘆根、天花粉、淡竹葉、夏枯草、鴨跖草、西瓜皮、荷葉、蓮子心
清肝明目藥:青葙子、決明子、谷精草、密蒙花、夜明砂、千里光
清熱涼血藥:生地、紫草、犀角、牛黃、牡丹皮、赤芍藥、大青葉、板藍根、青黛、玄參、茅根
清熱解毒藥:金銀花、忍冬藤、忍冬葉、銀花子、金銀花露、連翹、蒲公英、紫花地丁、犁頭草、山慈菇、漏蘆、四季青、烏蘞莓、芙蓉花、芙蓉葉、白蘞、魚腥草、野蕎麥根、虎耳草、紅藤、敗醬草、鬼針草、地耳草、垂盆草、土茯苓、馬蘭根、射干、山豆根、馬勃、橄欖、金果欖、白毛夏枯草、點地梅、一枝黃花、爵床、人中黃、人中白、淡秋石、白頭翁、馬齒莧、鴨膽子、橄核蓮、小飛蓬、雞眼草、葉下珠、綠豆、綠豆衣、七葉一枝花、半枝蓮、白英、龍葵、蛇莓、白花蛇舌草、鳳尾草、豬殃殃、天葵子、藤梨根、豬膽汁
清熱燥濕藥:黃連、黃芩、黃柏、胡黃連、龍膽草、秦皮、苦參、白蘚皮
清虛熱藥:銀柴胡、地骨皮、青蒿、白薇、葎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