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寧可食無菜,不可食無湯”,這是廣東人嘴邊常常掛的一句話,廣東人從小就認為,與其喝藥不如來碗老火湯。春日食養(yǎng),以下這些藥食同源的食材,適合煲一碗滋潤的春湯。
1.緩解春困:紫蘇薄荷魚頭湯
春天人體容易出現(xiàn)肝氣升發(fā)不足或升發(fā)太過的現(xiàn)象,升發(fā)不足易出現(xiàn)情緒低落的“春困”現(xiàn)象,這類人群可多食能生發(fā)陽氣的食物,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款食療:紫蘇薄荷魚頭湯。
做法:準備大魚頭1個、鮮紫蘇葉30克、鮮薄荷葉10克、蔥段適量、生姜30~50克、胡椒粉、食鹽、花生油適量;先將大魚頭對半切開,煎至兩面金黃后,加入開水,煮至魚湯乳白色;加入鮮紫蘇葉、鮮薄荷葉、蔥段和胡椒粉,調(diào)味即可。
功效:紫蘇有發(fā)表散寒、芳香化濕的功效,且能去魚腥味。薄荷能發(fā)散風(fēng)熱、疏肝解郁。搭配魚頭和能溫中散寒的生姜、胡椒粉補中有散,涼辛并用,故可解春困。
2.養(yǎng)陰潤燥——玉竹老鴨湯
春季多風(fēng),天氣變化無常,尤其是北方,雨水比南方少,燥熱者多,這個時候不妨試試玉竹食療。
做法:準備老鴨半只,玉竹100克,香菇2個,紅棗3個,枸杞10個,生姜6片,黃酒、蔥、鹽適量;老鴨切塊汆一下,加黃酒煮出血水,備用;其他材料洗凈,同老鴨一起放入砂鍋中;大火燒開再慢火燉1小時,加入蔥、鹽調(diào)味即可。
功效:玉竹有養(yǎng)陰潤燥、生津止渴等作用,對于肺胃陰傷、燥熱咳嗽、咽干口渴等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是一款擅長為身體“補水”的佳品。
3.咽干喉癢——羅漢果雪梨湯
羅漢果和雪梨都是對緩解咽喉不適有作用的食材,羅漢果具有生津止咳、潤肺化痰等功效,有利于緩解痰熱咳嗽、咽喉腫痛、消渴煩躁等癥。而同樣,雪梨作為食材,可增津液、養(yǎng)肺陰、止干渴。
做法:只需買1個羅漢果和1個雪梨,將雪梨去皮、核,切成碎塊。羅漢果洗凈放入鍋中,加適量水,水煎30分鐘即成。
功效:羅漢果性甘,入肺、脾經(jīng),不僅甘醇可口,還有清咽利肺、潤燥生津等諸多功效。
4.健脾養(yǎng)顏——四神湯
四神湯是中醫(yī)著名的健脾食方,其中“四神”是指茯苓,山藥,蓮子和芡實(或薏仁),匯集在一起后互相補遺,制成的湯水對人體具有健脾、養(yǎng)顏、降燥等諸多益處。
做法:取茯苓10克、山藥20克、蓮子10克、芡實10克和豬肚一個;豬肚洗凈,煮一鍋水,加入3片姜和半碗米酒,沸騰后放入豬肚,煮幾分鐘至豬肚變硬,撈起冷卻后切好備用;煮沸清水,放入豬肚、上述藥材,適量的姜、蔥和半碗米酒,武火煮20分鐘,轉(zhuǎn)小火煲兩個小時,加入鹽調(diào)味即可食用。
功效:山藥可以健脾胃,茯苓含有蛋白質(zhì)、葡萄糖、茯苓酸等成分,有利于營養(yǎng)物質(zhì)的消化吸收,有利水滲濕、益脾和胃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