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草血竭能治療什么疾病?草血竭的功效作用是什么?草血竭又叫一口血、弓腰老、老腰弓、小么公、地蜂子、地螞蜂等,主要分布在我國四川、云南、貴州等地。草血竭是一種在散血止血,下氣止痛等方面具有很好治療功效的中藥材,對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食積等疾病具有很好的效果,那么在草血竭用藥上都有哪些問題需要我們注意的呢?
散血止血,下氣止痛。治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食積,癥瘕積聚,月經不調,浮腫,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①《滇南本草》:寬中下氣,消宿食,消痞塊年久堅積板硬,胃氣疼,面寒疼,婦人癥瘕。消浮腫,破瘀血,止咳嗽。
②《四川中藥志》:散血,止血。治丹停,黃腫,無名腫毒及婦女火疳病,并涂蛇咬傷。
③《云南中草藥選》:止血止痛,收斂止瀉。治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跌打損傷,月經不調。
①治男女痞塊疼痛,癥瘕積聚:草血竭焙為末。每服一錢,沙糖熱酒服。氣盛者,加檳榔、臺烏。(《滇南本草》)
②治寒濕氣浮腫:草血竭三錢,茴香根三錢,草果子二錢。共為末,同鰍魚煮吃三、四次。(《滇南本草》)
③治菌痢:草血竭干粉一錢至一錢五分,吞服,一日三次。(《云南中草藥選》)
④治外傷出血:草血竭研粉外涂傷口。(《云南中草藥選》)
草血竭入脾、胃、腎三經,具有散血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月經不調、吐血、崩漏、白帶異常、跌打損傷的治療,療效非常顯著;草血竭也具有下氣止痛的功效,可用于飲食積滯、胃脘脹滿、噯腐酸臭、惡聞食氣、惡心嘔吐、大便不爽的治療,而且見效較快,效果較好
【別名】一口血、弓腰老、老腰弓、小么公、地蜂子、地螞蜂、回頭草
【來源】蓼科蓼屬植物紅莖蓼Polygonum paleaceum Wall.,以根狀莖入藥。秋季采挖根狀莖,去掉莖葉須根,曬干。
【性味歸經】①《滇南本草》:“微溫,苦辛微澀。”②《四川中藥志》:“性涼,味酸。”無毒。”入脾,胃,腎三經。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止痛,止血。用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痢疾,腸炎,月經不調,紅崩,白帶,跌打損傷;外用治創傷出血。
【用法用量】 3~5錢,水煎服,或干粉0.5~1錢,吞服;外用適量,干粉敷患處。
【備注】(1)同屬植物圓穗蓼(球花蓼、拳參)Polygonum sphaerostachyum Meisn,云南地區亦作草血竭入藥,西藏地區稱拳參。功效類似。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